環保小常識
資料來源:環境部 https://greenlifestyle.moenv.gov.tw/knowledge/info?c1be6e53-4202-43a8-8720-2a47f77c747c
綠生活小小編 分享於2025/09/30

說到中秋節,你會想到什麼呢?在臺灣,說到中秋節往往會聯想到是烤肉或月餅,「一家烤肉萬家香」幾乎成為中秋節的經典台詞,但你知道這句朗朗上口的台詞背後其實暗藏了環保隱憂嗎?炭火燃燒會釋放二氧化碳與細懸浮微粒,不僅加劇溫室效應,還可能危害健康,在現今響應淨零綠生活的時代下,比起中秋節埋頭吃烤肉和月餅,讓我們提出有更環保的永續中秋提案,一起「一家減塑 萬家響應」!
中秋節環保團聚提案:
1. 減塑購物:出門自備環保袋,購物少包裝!
不少民眾已經養成出門要自備環保袋的習慣了,有些市場及賣場也設置了二手袋循環箱提供自取,也讓民眾家中不使用的環保袋能夠循環再利用。
在選購聚餐食材或外帶餐點時,盡量選擇減量包裝、裸裝或大包裝的食材,也可以攜帶環保容器去盛裝食材,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產品的機會。
2. 聚餐不烤肉,少煙少碳不留污染
以往民眾大多會使用炭火烤肉,油脂滴落在火苗上滋滋作響,煙燻香味勾起大家的食慾,成為許多人記憶中中秋節的氣息。然而在炭火燃燒同時,並不全然只散發烤肉香氣,更釋放了二氧化碳與細懸浮微粒在空氣中,不僅加劇溫室效應,也造成空氣污染,還可能危害健康。因此比起傳統的烤肉方式,民眾可以選擇更環保又健康的替代方案。例如使用電烤盤、氣炸鍋或電磁爐,烹調時減少碳排放與油煙,一樣讓中秋的團聚氛圍不打折扣!
3. 比起大魚大肉,選擇吃當季在地的食材吧!
既定印象中烤肉時大多準備肉類或是醃製的加工食品,當下吃得雖然開心,但在佳節過後,高油、高熱量烤肉飲食卻留下身體負擔。比起大魚大肉、加工食品的烤肉食材,民眾可以選擇當季在地蔬果、少油少鹽的清爽料理,減少長途運輸造成的碳排放,也能吃到最新鮮的風味,像是花椰菜、四季豆、茭白筍、玉米筍、菇類等等,只要以胡椒、鹽簡單調味,就可以吃到食物本身的鮮甜,或使用秋季盛產的柚子入菜,不僅營養均衡、補充膳食纖維,也更符合永續飲食!
4. 自備餐具重複用,一次性塑膠餐具說「掰掰」!
聚餐時記得以環保餐具代替免洗餐具等一次性用品,從源頭減少塑膠垃圾,也能降低環境負擔,且環保餐具、杯子或餐盒,清洗後即可重複使用,衛生又方便,也讓中秋佳節團聚更具永續意義。
5. 送禮選擇「一多三少」,讓誠意最大化
中秋節也有不少公司行號或是民眾都會選購禮盒來傳遞心意,讓我們遵循「一多三少」的選購原則,挑選「產品份量多、包裝材料少、材質種類少、印刷少」的友善環境禮盒,沒有過多不必要包裝、更加環保的禮盒,不只送禮蘊含滿滿的心意,禮數也很周到,更重要的是能夠減少垃圾製造喔!
在淨零轉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如何在傳統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其實,重視環保並不代表放棄習俗。今年中秋,就讓我們以永續為名,享受不一樣的中秋節吧!
參考資料:
一次用產品減量源頭宣導網-過度包裝:https://recycle2.moenv.gov.tw/SingleUse/Page/OverPackagingMeasures
中秋綠色設計禮盒評比結果出爐,送禮看這邊!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2c368e5a-4ecf-48f8-b969-b0f0d0888884
二手袋 reBAG:https://recycle.ntpc.gov.tw/Article/Content/387cc0d16ab342beb1349ef2f5cd3f60
更新日期 :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