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小常識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室內空氣品質資訊網 (epa.gov.tw)
室內空氣污染物對健康的影響
下表中所列為一般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污染物
污染物來源
健康影響
石棉
管線及導管的絕緣包覆、火爐墊片、天花板、地板、隔熱片、以及受損的絕緣、耐火或隔音材質
肺癌、矽肺病、 間皮細胞瘤
生物性污染物
黴菌、霉、真菌、細菌、病毒、塵螨;濕或潮濕牆壁、天花板、地毯和傢具;維護不佳的除濕機、空調;寢具及寵物等
過敏、刺激呼吸道、傳染病;刺激眼睛、鼻子和咽喉;發燒;流行性感冒
燃燒產物
密閉空間的暖氣設備(以天然氣、煤油、燃油、和木炭作為燃料),密閉的瓦斯爐和壁爐;抽菸;呼吸;室外空氣
頭疼、嗜睡、頭暈(二氧化碳);視力及記憶力減退、不規律的心跳、噁心、精神錯亂、死亡(一氧化碳中毒);呼吸困難和肺部損傷(二氧化氮)
甲醛
膠合的木板(三合板、粒合板, 纖維板)以及利用這些木板製成的傢俱; 含尿素甲醛的發泡絕緣材(UFFI)及塗料
皮膚、眼睛、鼻子和刺激咽喉;刺激呼吸道;呼吸作用損傷;癌症;染色體受損害
顆粒狀物
塵土,花粉,清潔及烹飪的油煙;香菸的煙;壁爐、煤油暖氣設備、密閉空間的瓦斯爐或暖氣設備
刺激眼睛、鼻子、咽喉;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肺癌(長期風險)
揮發性有機物
家庭化學製品和產品(包括殺蟲劑、油漆、溶劑、膠黏劑、清潔劑和蠟、空氣清淨劑、織品保護劑、含氯漂白劑)氣膠推進劑、乾洗劑;菸草燃燒過程
可能影響的程度從頭痛、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到破壞神經系統、影響肝腎功能、癌症、染色體損傷等
室內空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
主要來源
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包括以下八大類:
室外空氣污染源
室外的空氣可藉由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而進入室內,使室內空氣品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室外的空氣污染源主要是交通運輸與工商活動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室內燃燒源
烹飪與取暖是室內最普遍的燃燒行為。來自瓦斯爐、電爐、暖爐、壁爐等設備燃燒木材、煤、油、瓦斯等產生的空氣污染物主要為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建材
主要產生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及石棉。室內裝潢時所用的合板與隔板,因使用含有甲醛樹脂的接合劑,會刺激皮膚及黏膜。此外,過去廣為使用的石棉瓦也是一種致癌的污染物。油漆及塗料
主要產生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辦公室事務機
主要產生臭氧。清潔產品
主要產生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使用殺蟲劑、特殊清潔劑、髮膠、油漆、立可白等用品,皆是室內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來源。生物性污染物
潮濕且不常清潔打掃的地方容易孳生黴菌、霉、真菌、細菌、病毒、塵蹣等生物。人類活動及其他
人類呼吸便會產生二氧化碳,而抽煙除了會釋放尼古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醛、丙酮、焦油等污染物質外,也是室內懸浮微粒的主要來源。此外,室內盆栽植物產生的花粉、人體或寵物掉落的毛髮、體垢及皮屑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喔。
改善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
如何判斷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是否適用?
一般判斷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是否適用,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為指標,因為二氧化碳為人體呼吸的代謝產物,當二氧化碳濃度明顯升高時,即顯示出室內換氣量不足。目前世界各國對於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的規範主要是參考美國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美國冷凍空調協會)訂定的通風規範(ASHRAE Standard 62-89)。ASHRAE通風標準裡設定:室內每人需要的外氣量大約是15~20 cfm,並建議二氧化碳濃度值不應超過1000ppm。(香港室內空氣質素中心認為:辦公室的一般二氧化碳水準應在600-800 ppm 範圍內)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值的測量必須在尖峰工作時段。在典型工作環境中,尖峰工作時段通常在早上11點~下午3點期間。然而,如果二氧化碳的測超過1000ppm的話,應該檢查:
是否有排氣不良的燃燒裝置,這也可能產生一氧化碳
檢查室外二氧化碳濃度
如果上述情況皆無法解釋為何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000ppm,那麼可以合理的推測外氣換氣量太低。因為足夠的室內換氣量可以幫助污染物的稀釋與排放,並提供適當的氧氣濃度。
如何檢查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是否有問題?
首先檢查外氣供應設備是否有問題?
確定通風系統已打開,外氣入口並未被阻塞
確定進氣口有氣體送出,而且所有的控制系統運作正常
檢查是否有氣流短路的跡象
確定外氣進氣口確實有氣體進入
確定定時系統設定正確
確定節能裝置及冷凍控制系統功能正常-在適當的時間啟動與關閉
確定供氣及回氣扇正常運作
確定可變風量系統在部分負載的情況下,提供足夠比例的外氣
首先檢查外氣供應設備是否有問題?
確定機械室保持乾淨且無任何雜物
確定過濾器乾淨且安裝正確
確定水盤保持乾淨、適當傾斜,且正常排水
確定盤管乾淨
檢查機械設備或風管是否有任何漏洞
確定燃燒管在正常運轉狀態
確定在最差的情況下,也沒有氣體從燃燒風管回流
最後再檢查排氣單元是否有問題?
確定在需要時,排氣功能可啟動
確定排氣風扇能運轉
確定室內空氣是由正確的排氣風口排出
確定污染源所在,且排氣是將污染物由使用者端攜出而非排向
確定排氣室處於負壓,以使補注的空氣能輕易進入
(以上資料來源為美國環保署I-BEAM)
如何改善室內通風或空調系統?
安裝新的通風系統或更改現有通風系統是控制室內空氣品質的最直接且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外,也可利用空氣清淨裝置,以清除定點污染源的方式,使得污染物不致擴散或累積。
若通風系統已出現故障,可用以下方式改善現有通風系統的效能:
因應室內使用人數、熱源和污染源配置,重新調校及調整通風系統
增加外氣供應量
移去阻塞回風口的障礙物
控制污染源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壓力差
在進行排放高毒性或高濃度污染物的活動地點,例如使用氣體器具煮食、照相沖印、焊接等範圍安裝(暫時性或永久性)局部排氣系統
改變或調校空氣供應及回風器的配置,以改善空氣來源及空氣分配之間的關係
確定供氣及回氣扇正常運作
改良空氣分配系統,例如,提高空氣供應或回風系統內的風扇的功率
(以上資料參考香港「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管理指引」)
更新日期 :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