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知識宣導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保署 https://air.epa.gov.tw/Stationary/RB-index-2.aspx


 

我國空氣污染之變化

 

        我國工業由於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影響,於1945年以後積極從事戰後經濟重建工作,實施土地改革,從事紡織、肥料及電力業的擴建工作,以增加農、工生產。繼以推動「進口替代」為主要策略。

1960年實施「獎勵投資條例」,排除工業發展不利因素,使民間企業產量與投資不斷增加,帶動工業與經濟全面成長,影響深遠。當時我國各項資源較為缺乏,技術能力不足,工業發展以低技術、高勞力,且為高污染之工業為主。例如1966年大量引進國外俗稱「美國垃圾」的廢五金處理,其以拆解、酸洗或焚燒方式,自廢五金中取得貴重金屬如金、銀、鉑等。當時雖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但部份業者以露天焚燒方式回收,產生毒性極強之戴奧辛空氣污染,嚴重危及居民健康。同時期類似產業包括拆船工業、廢鉛蓄電池回收等均為促進相關產業成長之重要工業,但因全為高污染工業,所以對台灣環境造成相當大的污染。1975年更大力提倡「客廳即工廠」,使得輕工業加速成長,但因部份未合法登記,地下工廠因而日漸增多,衍生工業污染深入住宅區,造成污染住宅環境問題。

因各項工業發展與工程建設均需要大量鋼料,所以素有「工業之母」的鋼鐵煉製業、電弧爐煉鋼業及軋鋼業自1977年以後開始運轉生產,水泥業及採礦業亦因應基本建設之需求而發展迅速,因而導致當時粒狀物污染負荷逐漸增加。

此外,自1968年起國內輕油裂解廠陸續上線,石化相關產業逐漸興起更加速帶動國內中、下游相關產業的發展,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DP)從1968年305美元增加到1980年2,347美元,12年間成長7.7倍。雖然石化工業創造我國的經濟奇蹟,然其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亦相對嚴重,工安環保事件不斷,產生許多糾紛。其所排放的各種揮發性有機物質,除對人體健康有直接不良影響外,亦造成臭氧空氣污染問題。

自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後,國民對居住環境之品質要求亦逐漸升高,民眾從對既設污染源的陳情及要求污染賠償,到對新設廠之抗爭事件逐一上演,如鹿港的杜邦、高雄市的五輕、雲林縣的六輕早期在宜蘭的設廠規劃、台中縣的海渡電廠與德商拜耳、以及各縣市垃圾焚化爐(資源回收廠)之設置,均採取激烈的抗爭動作,阻擾該污染源的設置,而有所謂「不要在我家後院」的心態。雖然部分抗爭非全然理性合法,但已明確顯示民眾不願再接受持續惡化的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