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簡介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空氣污染物名詞解釋與法規標準
名稱(中文) |
英文 |
解釋 |
單位 |
氮氧化物 |
NOX |
氮氧化物(NOx)為NO與NO2總稱。NO活性大,在大氣中快速被氧化成NO2,NO2為紅棕色有毒氣體,味道有一點像漂白劑。NO2在大氣中吸收太陽光,產生光化學反應,造成臭氧的增加,並會反應生成硝酸 ( HNO3 ),造成酸雨。除固定污染源煙囪排放外,目前我國NOx主要污染源來自汽機車排放,故一般城市的濃度較郊區來的高。 |
ppm |
一氧化氮 |
NO |
||
二氧化氮 |
NO2 |
||
二氧化硫 |
SO2 |
SO2有強烈刺鼻味,一般都市中SO2濃度並不會太高,主要來源為固定污染源及柴油車輛的排放。在大氣中可反應產生硫酸 ( H2SO4 )與亞硫酸 ( H2SO3 ) 等酸性物質,會造成酸雨現象。當SO2濃度高時,會增加急性呼吸道相關症狀發生率。SO2在大氣中轉換成硫酸鹽,亦是PM10來源之一。 |
ppb |
臭氧 |
O3 |
臭氧 (O3)為光化二次污染物,大氣中的NOx與非甲烷碳氫化合物( NMHC ) 經光照後生成O3,故高臭氧時間多發生在白天日照較強的時段,夜間因無光化作用,加上與NO反應及乾沈降影響,臭氧濃度會降低。都會區因汽機車使用率高,汽機車尾氣排放出NOx與NMHC亦相當多,故都會區多半有高臭氧問題存在,而郊區的臭氧則有污染前驅物(NOx與NMHC)傳輸,及當地植物排放揮發性有機物(VOC)的產生,有時郊區也會有臭氧高值的發生。 |
ppb |
一氧化碳 |
CO |
除森林火災、甲烷氧化及生物活動等自然現象產生外,主要來自石化等燃料之不完全燃料產生,無色無味,比空氣輕,由於一氧化碳對血紅素的親和力比氧氣大得多,因此,可能造成人體及動物血液和組織中氧氣過低,而產生中毒現象。 |
ppm |
非甲烷碳氫化合物 |
NMHC |
在正常大氣條件下,大都以氣態存在,為產生臭氧和其它光化學空氣污染物的前驅物質。 |
ppb |
粉塵 |
PM |
空氣中各種微粒,主要由燃料及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又稱粒狀物質。粒狀物質分為原生性粒狀物及衍生性粒狀物。原生性粒狀物主要來源為交通工具行駛揚塵、土木施工及農業操作、裸露地表之粒狀物逸散等,衍生性粒狀物為工業燃燒、商業燃燒及交通排放之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經光化作用生成硫酸鹽、硝酸鹽等物質。 |
mg/m3 |
PM10 |
PM10懸浮微粒是指懸浮於大氣層中粒徑較小(直徑小於10mm)的顆粒,因其能進入較細小的呼吸道內,並留在體內,對人體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目前中部地區以懸浮微粒問題較其它空氣污染物嚴重。 |
||
空氣污染指標 |
PSI |
依當日空氣中PM10、SO2、NO2、CO與O3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影響程度換算出該污染物之污染副指標值,再以當日各副指標值之最大值,為該日之空氣污染指標值(PSI),依美國環保署研究認為,指標值在100以上,對身體不好而較敏感的人,會使其症狀更惡化。 |
|
PSI |
PM10: 24小時平均 |
SO2: 24小時平均 |
O3: 小時之最大值 |
CO: 8小時平均之最大值 |
NO2: 小時之最大值 |
單位:mg/m3 |
單位:ppb |
單位:ppb |
單位:ppm |
單位:ppb |
|
50 |
50 |
30 |
60 |
4.5 |
- |
100 |
150 |
140 |
120 |
9 |
- |
200 |
350 |
300 |
200 |
15 |
600 |
300 |
420 |
600 |
400 |
30 |
1200 |
400 |
500 |
800 |
500 |
40 |
1600 |
500 |
600 |
1000 |
600 |
50 |
2000 |
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限值 |
||
SO2 |
小時平均 |
250 ppb |
日平均 |
100 ppb |
|
年平均 |
30 ppb |
|
NO2 |
小時平均 |
250 ppb |
年平均 |
50 ppb |
|
PM10 |
日平均 |
125 mg/m3 |
年平均 |
65 mg/m3 |
|
TSP |
24小時平均 |
250 mg/m3 |
年平均 |
130 mg/m3 |
|
O3 |
1小時平均 |
120 ppb |
8小時平均 |
60 ppb |
資料來源:行政院環境保護署